FAMILY HAPPINESS » 技术 » » 正文

電池革命到來!比鋰電池更厲害、更安全的「它」即將量產,有望顛覆電動車產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4  浏览次数:598

如果前些年有人跟你說,有一種電池比鋰電池更厲害,能量密度更高、壽命更長、充放電速度更快,而且成本更低,那麼他一定是在騙你。

科技進步到哪,我們就進化到哪,我今天可以放心地用綠學院常說的「演化思維」跟你宣布,經過十多年的研發,終於有一種電池接近上述的各項驚人特質,而且近幾年陸續開始小批量試生產,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可以量產,挑戰稱霸世界近三十年的液態鋰電池(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這顆閃亮的星星就是固態電池!

我們之前文章《如何判斷電池技術大突破是世紀大騙局還是真革命?》為你分析六個判斷電池技術潛能的基本邏輯:

1.高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指的是在一個固定的體積下,可以釋放多少能量,你可以理解成你拿著兩個同樣大小的寶特瓶,一個寶特瓶裝汽水,另一個寶特瓶裝汽油,後者的能量密度自然是高於前者。業界除了體積之外,重量也是另一個衡量的標準。

2.壽命長:充放電次數多,電池與車同壽,同時也減少廢棄物。

3.充放電速度快:一來透過較快速的放電提供足夠力量推動你的車子;二來急用時能較快速的速度補充電能。

4.耐熱耐寒:最好能適應極端氣候,否則在冰天雪地裡電池掛了,車子就不能開了。

5.安全性高:通常指的是不容易爆炸,這你可能覺得是天經地義,但要知道安全則代表材料必須穩定,而穩定通常意味著能量密度低,這兩者之間有矛盾,必須取得平衡。

6.達到可商業化的成本:研發階段成本一定很貴,但落地到可商業化的規模,就要評估這個材料降價的潛能。

要找到能符合以上所有條件的電池,就像找到超完美嬌妻一樣,目前人類能找到最接近的,沒意外,就是鋰電池。因此,磷酸鐵鋰和鋰三元電池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攻佔幾乎所有的儲能電池及動力電池市場,在動力電池方面,鋰電池是目前全球各大汽車集團偏愛的主流電池配方。

磷酸鐵鋰和鋰三元電池的運作邏輯都是讓鋰離子像游泳選手一樣,在電解液中游泳,前者壽命長、安全性高、成本低廉,但能量密度低;後者能量密度高能支援快充,但壽命短、安全性不高。

以特斯拉為例,雖然使用最頂尖的Panasonic電池技術,能量密度也即將接近現有液態鋰電池技術的極限,但層出不窮的火燒車事件,一個官司就可能讓車廠傾家蕩產。車廠要對其設計負責,因此他們其實很頭疼。儲能系統比較常用磷酸鐵鋰電池,因此純電池發生火災的事件較少,但韓國過去兩年有超過三十起儲能系統火災,新聞討論多關注鋰電池安全性。不管是不是真的是電池造成火災,這些層出不窮的事件都直指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必須想辦法讓鋰電池更安全。

於是,這就給了固態電池一個機遇。其實固態電池也是鋰電池家族成員之一,只是一般鋰電池電解液是液態,而固態電池使用的電解液則是固態,因此命名與液態電池區隔出來。

固態電池看似只是換了一種電解液的形態就如此被重視,就是因為其在理論上解決了當前困擾鋰電池,尤其是動力電池產業的兩大根本痛點,即安全問題和能量密度。

固態電池改用固態電解質,因此可以避免漏液的問題,且因固態電解質具有較強的阻隔正負極效果,較不易生成鋰枝晶而造成短路,安全性自然較高。能量密度的部份,由於固態電池的安全性,故正負極可以選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例如負極採用鋰金屬或是正極採用NCMA混合物等,使其能量密度有機會超過鋰三元電池。

不過我們也可以想像到它的侷限,因為鋰離子就像游泳選手一樣,不斷在正、負極間來回游動,當鋰離子必須在固態介質內游動時,速度一定會比較慢,所以一般固態電池較不適合用來快速充放電,這就是它必須突破的挑戰。


分享与收藏:  技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最新文章